1.實驗室自身發展的需要 檢查報告和(或)檢查證書是實驗室最終成果的體現,能否向社會出具高質量(準確、可靠、及時)的報告和(或)證書,并得到社會各界的依賴和認可,已成為實驗室能否適應市場經濟需求的核心問題,而實驗室認可恰為人們在對檢測數據的信任上提供了信心。 2.實驗室認可是客觀需要的產物 A、發展貿易的需要 B、質量認證發展的需要 C、公證活動的需要 D、政府管理的需要
2.ISO17025實驗室認可的作用
a.表明實驗室具備了按國際認可準則開展服務的能力; b.增強了實驗室的市場競爭能力,贏得政府部門、社會各界的信任; c.獲得與CNAS簽署互認協議的國家與地區認可機構的承認,有利于消除非關稅貿易技術壁壘; d.參與國際間實驗室認可雙邊、多邊合作,促進工業、技術、商貿的發展; e.可在認可的范圍內使用CNAS實驗室國家認可標志和ILAC國際互認聯合標志; f.在"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網站電子注冊、發布;接受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的監督審核,提高實驗室的知名度。
3.實驗室認可機構
中國實驗室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是我國唯一的實驗室認可機構,承擔全國所有實驗室的ISO17025標準認可。所有的校準和檢測實驗室均可采用和實施ISO17025標準,按照國際慣例,凡是通過ISO17025標準的實驗室提供的數據均具備法律效應,得到國際認可。目前國內已有千余家實驗室通過了ISO17025標準認證,通過標準的貫徹,提高了實驗數據和結果的精確性,擴大了實驗室的知名度,從而大大提高了經濟和社會效益。
4.實驗室認可狀況
1999年12月3日我國實驗室認可制度與亞太實驗室合作組織(APLAC)的主要成員中的12個認可機構簽署了互認協議。2000年11月我國實驗室認可體系又與歐洲認可合作組織(EA)和南非、巴西的實驗室認可機構簽署了互認協議。至此我國已與27個國家和地區中的37個國家實驗室認可機構和經濟貿易地區的實驗室認可機構達成了互認協議。我國認可的實驗室以及認可實驗室出具的檢驗/校準數據開始得到國際社會的承認,這意味著在消除國際貿易中的技術壁壘方面,我國質量認證制度又向國際化的要求邁出了一大步。